橘外人

橘外人

小乘或大乘的修行果位

在佛教中,无论小乘或大乘,都有一定的修行果位。主要的果位包括:

小乘佛教的果位主要有:#

1. 须陀洹 of the outflows。通过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的理解,断除了对欲界的执著,但对色界与无色界还有执著,还需继续修行。

2. 斯陀含 returner。断除了对欲界与色界的执著,只对无色界还有少量的执著,还需再回到欲界修行一次。

3. 阿那含。彻底断除了对三界的一切执著,不会再回到欲界,但还未开悟,还在修行中。

4. 阿罗汉。通过修行已达到解脱,开悟涅槃,结束轮回,出世无着。已经达到佛教修行的终点。

大乘佛教的果位更为丰富,主要有:#

1. 初地菩萨:彻底断除了我见与戒福见。已经进入三无漏学,成为大乘菩萨。

2. 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第十地,逐渐深化对空性与 Middle way 的理解,积累功德与智慧,最后达到等觉境界。

3. 等觉菩萨:已经达到与佛同等的觉悟境界,但还未成佛。能出现在世间度化众生。

4. 圆觉菩萨:在成佛前的最后一定生命期间所达到的最高觉悟境界。

5. 佛陀:觉悟一切智,彻底断除烦恼,达到无上正等觉,为三界众生的导师。

总之,小乘与大乘的果位体系虽有差异,但都以逐渐深化对三界无常、功德智慧的理解,最后达到涅槃或佛果为最高结果。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