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集、灭、道即佛教所说的四圣谛。
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作第一次说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转法轮。
此次说法的内容就是四谛之教。所以四圣谛是释尊最初所说的法。
谛谓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
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
- 苦即苦圣谛。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间)。对于凡夫而言,现实生活的一切现象(有漏法)可以说都是苦的。生、老、病、死之四苦,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之四苦,即为八苦。
- 集即集圣谛,又作习谛、苦习圣谛、苦集谛等。集是集起,有原因及理由的意思,即指事物集起的原因。也就是关于世间众生沉沦生死、遭受苦果的原因。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 “来世” 与 “后有”。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灭即灭圣谛,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等。
- 灭,灭尽、息灭之义。指灭息苦之根本,即永断无明、欲爱等一切烦恼,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亦即涅槃境界。
- 道即道圣谛、趣苦灭道圣谛、苦灭道圣谛、苦出要谛等,是指灭除烦恼。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方法,分为八部分而成为神圣的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