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外人

橘外人

涅槃

“涅槃” 是梵语,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
涅槃的字义,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自在。也就是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达到智悟的菩提境界。
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功德圆满具备,一切烦恼障断尽。这是大乘佛法对 “涅槃” 的定义。小乘则称 “涅槃” 为 “灭度”。
但无论如何,涅槃都是修行所要到达的彼岸。
因为修行的程度不同,所以涅槃的境界也有差别。笼统地说,涅槃分为无余和有余两种境界,即彻底与不彻底。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不受后有,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槃;及至连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皆已灰灭,而完全无所依处,便达至无余涅槃。
根据现有佛法的流传,分为三种情况:
(1)根据小乘的教义,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身体还存在,这叫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具体说来,阿罗汉生死之因虽尽,但还剩了依存的肉身在三界之内,待到这个依存之身自然地灰飞烟灭之后,就叫无余涅槃,或无余依涅槃。
(2)根据大乘佛法,菩萨也是有余涅槃。菩萨了悟生死,但尚未成佛,这个阶段叫作有余涅槃;等到菩萨变易生死之果尽,获得佛身之后,才叫作无余涅槃。
(3)就大小相对说,小乘的无余涅槃,因还有惑业苦的残余,并不彻底,所以叫作有余;至于大乘的无余涅槃,是彻底地解脱无残余,所以叫作无余。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